English

开启文艺学的全新视角

1999-04-09 来源:光明日报 黑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 李秀斌 我有话说

一本好书总会给人以教益,总会使人从中获得知识,开阔视野,受到启迪,引发思考,学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以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文艺学与方法论》这部著作,就是这样一本好书。作者试图从提高对方法论的自觉意识,突破旧的思维模式,汇纳百家融于一炉的目的出发,以独特的视角和思辨的目光,对于古今中外有关文艺学与方法论的许多观点进行了历史的分析和科学的评价,从而使这部著作具有一定的专业学术价值,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一定的学术开拓精神。

首先,作者立足于发掘马克思恩格斯原著思想的学术意义,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原著所反映出来的思想体系,同时又以当代开放性的学术观念给予了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判。作者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科学地揭示了西方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有关文论著作的历史贡献和思想局限。其次,作者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四大支柱———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生产论,运用到文艺学与方法论领域中加以研讨,从而阐述了艺术本体论,艺术认识论,艺术实践论和艺术生产论在形成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与方法论体系中的意义和作用。该书清楚地表明:“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不仅仅是一种社会学方法,而且是从美学和历史相统一的高度,揭示文学艺术的内部规律和外部规律的科学的、辩证的方法,是一种系统的方法。”该书重点深入,要言不烦,对于读者来说,确实是一部非常实惠而又有新意的学术论著。

该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关于文艺学与方法论问题,从古至今,一直为中外一些学者所关注、研讨和阐发。而本书的作者正是在深层次的理论学习和研究之中,吸取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把握住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原则,对国内外学术界有关这些理论问题的某些比较流行看法,经过审视,或发扬,或舍弃。如书中在“中西传统文学研究方法的扬弃”那一段中的评述,作者就是以较翔实的材料和较充分的论证发挥得十分精到。同时,对于西方现代诸多流派的代表人物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作者一方面不放弃汲取他们的一些合理的思想,另一方面对他们那些有失公允的结论也给予必要的批驳。

此外,该书还具有一定的学术开拓精神,它拓宽了文艺学与方法论的研究领域,明确指出:我们在探寻方法的时候,切记一切方法、手段、认识工具都是从研究文学本体的成功经验中归纳总结出来的,那种拘于封闭的先验框架里作抽象思辨而产生的方法,是没有生命力的。面对世界将进入大科学的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方法论迎来了新的考验。针对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实证主义、新托马斯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种种挑战,作者认为,只要我们正确地坚持,科学地发展,勇于开拓,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方法论不但没有过时,而且还可以理直气壮地说,马克思和恩格斯是20世纪新时代思想体系的始祖和先声。恩格斯的“合力论”就是本世纪40年代“系统论”思想的先声和始祖。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与方法论,“应当是开放的、兼容并重的、百川汇海的,而非排他的、独断的与固步自封的。”因此,“建立多样、综合、整体化的文艺学研究方法体系势在必行,迫在眉睫。”这是本书所强调的一个突出思想。

应当特别指出,在“文艺学与科学”这一编中,作者尝试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探讨文艺学的建设问题。在作者看来,自然科学对人的心理结构,认知结构和审美结构具有积极作用,能改变人的感知、理解、想象与审美创造;自然科学的发展及与其相关的工程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方式,从而改变了社会生活方式整体,产生了新的文学艺术门类,甚至改变了人们的欣赏方式与创作方式;自然科学的发展开扩了文艺学研究的视野,拓宽了文艺学研究的领域。作者还系统地论证了文艺学与数学方法有着某种相通性。其中模糊数学对文学艺术的感知、体验、想象及形象有巨大的影响和作用。而且研究文学艺术的模糊性,将为我们探索文学艺术魅力的奥秘,研究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文学艺术理论,开启新的视角。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